历经十年,美国现货比特币ETF终获批:SEC迟到的“开闸”背后

·

十年后,美国推出现货比特币ETF终于从“不可能”变成“定档”。这份姗姗来迟的批准不仅标志着全球最大资本市场为比特币敞开了大门,也撕下了监管机构曾经“拒绝常态化”的面纱。本文梳理十年来SEC反复拒批的逻辑漏洞、转折点与后续影响,并拆解投资者最关心的一连串疑问。


一场超十年的拉锯赛:从第一封申请到法庭补刀

早在 2013 年,温克莱沃斯兄弟就向 SEC 递交了首只现货比特币 ETF 的申请。此后十余年里,十余份申请接连被拒,理由千篇一律:市场容易被操纵、缺乏“足够规模”且“难以监管”。SEC 的坚持使美国投资者只能通过灰度信托(GBTC)、比特币期货 ETF 或直接托管等方式间接持有,而这些方式往往伴有高额溢价/折价、滚动成本、税务效率低等劣势。

转折点出现在 2023 年 8 月:华盛顿特区巡回上诉法院一纸裁决,直指 SEC 拒绝灰度 GBTC 转换为 ETF 的决定“专断任性且缺乏一致标准”。法院指出:既然比特币期货 ETF 已获批,为何相同资产的现货形式就被否定?就在法庭“打醒”SEC 的四个月后,十家交易所同步修改规则,终于在 2024 年 1 月 10 日获得批量批准。整场大戏因一句法律格言式判词而匆匆落幕:

“未说明理由的区别对待,违背理性决策原则。”

获批原因:看似“质变”,实为“妥协”

SEC 在最新批准令中提出的核心逻辑可概括为三点关键词:

  1. 高相关性:过去 30 个月,CME 比特币期货与现货价格呈现“持续高相关”,因此期货市场的监控体系可以预防现货操纵。
  2. 共享监控协议:拟推出的 ETF 与 CME 签订深度数据共享及协同调查协议,为发现“异常交易”提供技术闸门。
  3. 透明做市商:授权参与人(APs)与受监管的比特币现货交易所组成“联盟”,保证基金份额的流动性与价格锚定。

听起来合情合理,却被业界讥为“穿西装道歉”——相关数据 30 个月前已存在,为何等到法院出手才松口?答案也许只有一个:SEC 终于承认“曾经不愿批,而非不能批”。


新产品的创新与隐忧:投资者必须知道的细节

拿到批准只是起点,产品真正运行后,你还得关注以下六个关键点:

👉 想实时追踪现货比特币ETF的价格与申购量?一键查看全网深度数据


投资者五问:从交易操作到资产配置

Q1:现货 ETF 和直接持币哪个更适合普通投资者?

现货 ETF 适合看重合规、账户一体化和税务优化的投资者;直接持币更适合追求去中心化、匿名以及链上转账需求的人群。

Q2:买入 ETF 后还需要开其他账户才能买比特币吗?

不需要。现货比特币 ETF 在以美元计价的券商账户即可交易,省去建立数字钱包与托管私钥的烦恼。

Q3:为什么会出现负溢价或正溢价?

ETF 份额在二级市场由供需决定,可能因短期买盘/卖盘失衡产生价格偏离;管理人通过创设与赎回机制逐步收窄价差。

Q4:T+0 交易会降低长期投资收益吗?

高换手率造成了更高的税负与交易费用,频繁 T+0 对复利增长有削弱作用,建议持有期超过一年以享受长期资本利得税率。

Q5:能否用现货 ETF 做套期保值?

可以,美国部分券商允许 ETF 份额担任保证金资产,配合期货合约执行 delta-neutral 策略,对冲大额敞口。但需注意流动性与冲击成本。


“迟到”的代价:错过的远不止十年窗口

  1. 信任流失:长时间“无理否决”让加密圈对 SEC 程序正义产生怀疑,未来任何新规都面临更高舆论与法律成本。
  2. 人才外流:大量创业团队选择在加拿大、欧洲或迪拜先行发布现货 ETF,导致美国失去早期市场份额与税收。
  3. 机会成本:数千万美元的合规和诉讼费用,原本可用于监管 DeFi、NFT 欺诈或跨境洗钱调查。
  4. 价格扭曲:因迟迟不批,美国投资者只能通过高溢价的 GBTC 或高成本的期货 ETF 建仓,长远看抬高了整体市场成本。

场外资金正蠢蠢欲动:下一只“独角兽”可能正在路上

现货比特币 ETF 获批已打开潘多拉魔盒。根据彭博分析师最新统计,已有至少三支以太坊现货 ETF 进入 SEC 预备审查阶段;更有传闻称 Solana、Litecoin 等资产也在做文件筹备。与此同时,海外交易所加速推出“多资产加密 ETF”,试图抢先布局下一轮资金潮。

👉 想抢在下一轮风口之前布局?查看最新上线的链上数据与资金流向工具


尾声:监管的“戏份”该谢幕,市场舞台交给投资人

一句改编莎翁的吐槽完美总结了这场拉锯赛:

Out, damned spot! Out, I say!
— 延迟十年的现货比特币,总算离场!

SEC 最终让步让“该不该买”回归到市场本身。现在轮到每个投资者给出答案:在合规、低费、随时可交易的 ETF 面前,你会如何布局比特币?无论你是技术极客、机构资金还是退休账户里的那点闲钱,新的选项已经摆在眼前,选择权终于交回到你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