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 身份进化:Tech Bro、Crypto Bro 与 NFT Bro 全景拆解

·

从硅谷精英、链圈信徒到 JPEG 收藏家,在网络文化里,“Bro” 后缀早已脱离了 “兄弟”字面,演变为一种身份标签。它包裹着技术、币度与数字资产狂热,成为外界观察 Web3 生态的棱镜。本文将带你拆解科技三兄弟的人格画像、流行梗、失败案例与加密焦虑,并告诉你如何在这一浪潮中自嘲与自处。

Tech Bro:硅谷老大哥的傲慢与偏见

“Tech bro” 一词最早出现在 2013 年的 Urban Dictionary,用来形容那些从大学兄弟会走出来、流窜至科技公司做工程师或产品经理的“兄弟”。他们常穿纯色 T 恤、连帽卫衣,脚蹬球鞋,戴在胸前的工牌象征着对现实的俯瞰。

三大特征

  1. 资金与地位:年薪数十万美元的包,住在旧金山改造成“极简风”的公寓。他们自带的现金流把老旧社区摇身变成网红地段,租金一路狂飙,被都市研究学者痛批为“硅谷式绅士化”主推手。
  2. 极客优越感:下班后在推特上高喊“AI 将解决一切”,却对同事的女性主义吐槽保持 System Error 的冷漠。
  3. 黑历史屡屡翻车:从 James Damore 泄露的“女性天生不适合写代码”内部备忘录,到 Jack Dorsey 一日一餐、洗冰水澡的硬核“生物黑客”实验,Tech Bro 的自信常被外界视为傲慢,甚至厌女。

正因如此,当网络上出现 “想跟 Tech Bro 约会就千万别提他公司垄断”的段子时,一眼就能看出大众情绪的吐槽点:他们富、他们狂、他们还爱立牌坊。

Crypto Bro:从比特币呐喊到 Web3 布道者

当区块链把“记账”变成“货币”,Tech Bro 的灵魂继任者 Crypto Bro 诞生了。2017 年的“Bitcoin Bro”是他们的旧称,后来概念扩展到所有加密货币,于是 Crypto Bro 上升到通用叫法。

A. 2017 初代画像

B. 2021 进化形态

不可避免的加密骗局同样助长了“Crypto Bro 梗文化”。Squid Game 代币砸盘、Jizz Monkey 跑路……明星代言的 rug pull 层出不穷。2022 年,Kim Kardashian 与拳王 Floyd Mayweather 因推广虚假代币被集体诉讼。

👉 在他们失败的嘲讽声中,你是否也想掌握链上数据防骗要点?

NFT Bro:用 JPEG 祈祷未来的数字资产布道团

NFT Bro 是 Crypto Bro 的小老弟,但他们相信“价值锚定”从公链转移到了 JPEG。论信仰,两者差异仅在于载体:前者炒币,后者囤图。

诞生逻辑

NFT 最初承诺让艺术家跳过画廊、直接面向藏家。然而,入场最快的却是二次创作的 Meme、明星蹭热度的头像,及逆向套娃的山寨猿猴。

当无聊猿、变异猴、各种猴子互相咬得头破血流时,真正的受害人却是被连根薅羊毛的原创艺术家:作品被盗铸、粉丝私信轰炸“为什么我的头像跟你的画一模一样”。

NFT Bro 的「花式翻车」

  1. “右击党”事件:有人右键另存头像,NFT Bro 视之为亵渎。于是出现“右击者滚出 Web3”的互联网内战。
  2. 情感翻车典例:Reddit 老哥把毕生积蓄换成 NFT,拿去当求婚戒指;女友愤怒退婚,全网围观。
  3. 集体意淫:一群链上红人众筹 4,000 万美元拍《美国宪法》真迹未遂,事后却因 Gas 费过高下不来台,仿佛大型行为艺术。

圈内互嘲从未停歇。Crypto Bro 吐槽 NFT Bro “把艺术当表情包炒”,NFT Bro 回怼“你们连钱包地址都没换过三次好意思谈 DeFi”。围观群众更乐此不疲地看他们拿真金白银演抽象荒诞剧。

👉 当这些荒诞场景轮番上演,提前搞懂 NFT 真实流动性也许是避免踩坑的第一步。

FAQ:关于三大 Bro,你最可能提问的 5 个问题

Q1:为什么这些词都带 “Bro”?
A:源自兄弟会文化,暗示自信过剩、言论高调、且内圈排他,在社交媒体中逐渐演化为调侃代名词。

Q2:女性从业者也会被叫 “Bro”吗?
A:公众语境里,“Bro” 已淡化性别,只要行为习惯符合刻板印象,无论男女都会被一视同仁地“Bro”回去。

Q3:投资区块链是否意味着被贴上 Crypto Bro 标签?
A:不一定。标签来自行为,而非资产本身。低调研究、公开透明、尊重质疑,通常就远离嘲点。

Q4:NFT 到底如何辨别靠谱项目?
A:审查团队实名、合约开源、社群活跃、路线图清晰,并留意是否出现无厘头的“名人喊单”。踩坑清单建议收藏。

Q5:Metaverse、Web3 是否只是 Crypto Bro 的新故事?
A:技术概念本身具备长期价值,但被投机者短期消费。真正的建设者正在埋头迭代底层协议、用户体验与合规框架。

他们真的在铺路,还是原地画饼?

当 Twitter 又在转发 Crypto Bro 的滑铁卢,Meta 群里继续嘲笑 NFT Bro 的“电子猴”时,别忘了:当年嘲讽网约车烧钱、外卖补贴的声音,几年后回头看被现实踩得粉身碎骨。技术周期里,笑话与历史常常只差一条主网升级。

下一幕的数字舞台,也许就在 Tech Bro 的代码仓库、Crypto Bro 的链上投票、NFT Bro 的社区美术馆里同步上演。而我们只需记住:拿好护照,少带偏见,精彩段子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