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读 Westend:Polkadot 与 Kusama 全新测试网全指南

·

Westend 为基础设施伙伴提供了一个与正式链参数一致、且无经济风险的测试网,支持开发者安全验证 Polkadot 部署及治理流程。

Westend 诞生的背景

初始版测试网 Alexander 逐步下线,Westend 作为继任者正式上线。与 Alexander 相比,Westend 在 节点同步速度、pallet 版本 乃至 治理日程 上,与 Polkadot 主网保持 1:1 对应关系。开发团队现在无需真实 DOT 或 KSM,也能够完整复现主网行为:部署平行链、运行验证人、模拟全民公投,或演练 Staking、Slash 逻辑等。

核心关键词:Polkadot 测试网、Westend、Westies、平行链测试、验证人环境。

为什么选择 Westend 而非直接上单机版或本地网络?

  1. 免真币:无需持有 KSM/DOT,也不怕误操作触发 Slash;
  2. 参数全同步:session 长度、区块时间、治理动议周期全部照搬主网;
  3. 社区多节点:Telemetery 实时可见全球节点分布,压力环境贴近真实;
  4. 工具现成:官方及第三方均已有支持 Substrate API、节点镜像和浏览器插件。

👉 看完就想实战部署节点?这里手把手带你三分钟完成配置!

什么是 Westies(WND)?如何获取

Westies 是 Westend 链上的测试代币,刻意无经济价值。可用场景包括:

领取途径:

真实场景:Hector 的三天验证人演练

Hector 来自一家节点服务初创公司,担心直接跑线上验证人风险太高。团队利用 Westend 完成如下步骤:

  1. 第一天:同步区块到最新高度(约 5 小时),记录日志,调试 grafana 监控模板;
  2. 第二天:调用 faucet 领取 0.6 WND,绑定向量后瞬间挤进前 256 验证人活跃集;
  3. 第三天:模拟被动离线 30 分钟,观察到实际 slash 规则和权重与文档一致,随后调整故障恢复脚本。
    整套流程无资金损失,最终脚本成功迁移至 Kusama 并成功当选正式验证人。整个过程验证了「Westend 替开发者承担真实成本」的使命。

FAQ:新手最常问的 6 件事

Q1:我把 Westend 节点跑起来就行了吗?还要不要做 GRANDPA/AURA 配置?
A:只需 chain=westend 该标识即可,共识模块已默认集成,无需手动配置 AURA/GRANDPA 键值对,后期进阶才需自定义密钥。

Q2:普通用户也要运行全节点吗?
A:不必。钱包、浏览器插件均默认连接社区托管的 RPC 端点;如果你想验证区块哈希,可以自行跑个“轻节点”或全节点,提升安全冗余。

Q3:水龙头没领到,能向其他人索要 WND 吗?
A:可以。测试 ethos 鼓励互助,社区 Matrix/Twitter 常有空投活动,注意核对接收地址格式即可。

Q4:Westend 多久会硬分叉?
A:开发团队每季度进行一次 runtime 升级;重大升级消息将提前在 Polkadot 官方 forum 与 Element #westend:matrix.org 宣布,无需担心突然中断。

Q5:能否把 Westend 平行链直接迁移到 Polkadot?
A:逻辑层可直接复用,链上状态需清或迁移;若想保留数据,应准备链下脚本或使用 XCM 进行跨网迁移测试。

Q6:测试结束后,怎样清理磁盘空间?
A:停止节点后,执行 polkadot purge-chain --chain westend -y 即可删除 DB,磁盘可释放约 30–50 GB。

小结与后续阅读

Westend 的出现,让“在主网发生之前经历一切”成为可能:

👉 立即获取最新节点镜像文档,一键启动本地环境!

如需进一步学习,可参考:

保持关注,随时动手,Westend 让 Polkadot 生态的每一步成长都更安全、更具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