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Web3 支付为何难落地?
过去十年,区块链支付一直被困在技术孤岛:钱包门槛高、波动风险大、结算周期长。大多数商户对“加密收款”仍是观望。Velo 团队基于东南亚一线实战经验,推出 Orbit,试图一次性解决这三大痛点,成为连接 Web2 商户与 Web3 资金的新标准。
Orbit 亮点速览
- 实时加密转法币:接收 USDC/USDT 即刻折算成 BRL、THB、IDR 等本地法币,消除汇率担忧。
- 扫码即付:顾客只需出示钱包二维码,商户一扫了事;无需终端改造,从地摊到商场均可使用。
- 费率低到骨折:低于传统信用卡 30–70%,中小商户毛利瞬间回血。
- 全渠道 API:线上商城、移动 App、POS 机、小程序统一打通,减少开发维护成本。
- 合规稳健:接入多级 KYC 与风控引擎,满足 PCI-DSS、AMLD5 等高等级合规需求。
深入拆解:Orbit 如何把区块链“隐形”
1. 零门槛上链
使用 Velo Network 的 稳定币流动性池,顾客付款瞬间完成 链上结算。但商户端自动生成法币对账单,区块链对店员“不可见”,扫码流程与老用户习惯的「微信/支付宝」完全一致。
2. 费率对比
- 传统卡组织:2.5–3.5% 基础费率 + 货币兑换费 + 退款风险。
- Orbit live 模式:0.8% 固定费率,无隐性费用,结算 5 分钟到账。
对于客单价 20 美元的小吃摊,每 100 笔交易即可多守 34 美元的净利润。
3. 开发者福音
Orbit 的 RESTful API 三步完成接入:
1) 获取商户 ID → 2) 生成收款二维码 → 3) Webhook 返回交易状态。
常见第三方收银系统、ERP、CRM 均可在一天内上线 beta。
场景案例
- 夜市摊主阿明:原来贴扫码牌收现金,夜间兜里揣 7000 泰铢不安全。接入 Orbit 后,顾客直接扫钱包码,资金秒到泰铢账户,3 小时就能转银行卡。
- 跨境电商独立站:受困于国际信用卡拒付率 3–5%。部署 Orbit API 后,把拒付率压缩至 0.4%,退货周期也从 10 天缩短到 30 分钟。
👉 想要亲自体验闪电到账?立即查看真实商户案例与费率表格 无需技术背景,零费用开通实验账户!
常见疑问 Q&A
Q1:必须懂加密货币才能用 Orbit?
A:不需要。店员看到的界面就是法币金额,后台的区块链逻辑全部隐藏。
Q2:交易失败了怎么办?
A:系统会 24×7 额外垫付失败金额到商户账户,再由风控部门后续追偿。商户侧不会感到资金缺口。
Q3:支持哪些稳定币?
A:首期上线 USDC、USDT、VELO Dollar(VUSD),支持任意钱包里的上述币种。
Q4:监管机构政策变化会影响结算吗?
A:我们与多家持牌金融机构合作,所有交易都通过白名单银行和支付牌照执行,确保政策波动下的资金安全。
Q5:对账系统能与现有 ERP 对接吗?
A:可以。Orbit 提供 CSV、XLS、GraphQL、Webhook 四种格式的对账接口,SaaS 导购系统也能无缝调用。
Q6:最低结算门槛是多少?
A:理论上 1 美元即可发起泰铢/印尼盾/巴西雷亚尔结算,系统优先把小额累积到每日自动批处理,节省链上 gas 成本。
如何开始你的 Orbit 之旅
- 注册试用:访问 Orbit 官网,填写邮箱并获得测试网 API 密钥。
- 技术集成:参考官方 SDK,30 行代码即可生成付款二维码。
- 正式上线:完成 KYC 后,费率会从测试网 0% 切换到实时优惠 0.8%。
👉 立刻领取免费技术白皮书,5 页救你踩坑!
结语:下一代支付正在成型
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扩大用户面——这三件事同时完成并不容易。Orbit 的出现让区块链支付真正站在了「大规模商业落地」的临界点。无论是街头小贩、连锁餐饮还是跨境大卖,都能在 Orbit 找到降本增效的切入口。Web3 的未来,不再晦涩,而是像扫码一样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