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比特币现货ETF十年闯关史:从Winklevoss到贝莱德的关键一跃

·

关键词:比特币现货ETF、SEC监管、华尔街、灰度GBTC、贝莱德、加密投资机构

第一次敲门:2013—2017 年

2013 年 7 月 1 日,Winklevoss 兄弟递交了首份基于比特币的交易所交易产品(当时叫“Winklevoss 比特币信托”)。这是 比特币现货ETF 概念首次进入 SEC 视野,也是加密行业第一次努力对接传统金融。

此后四年里,超过 12 次 比特币现货ETF 申请 撞上了同一块监管高墙。这些挫折虽让市场懊恼,却也迫使交易所与托管机构升级合规体系,为下一次闯关埋下伏笔。


绝望中的曙光:期货 ETF 的曲线救国

2021 年 10 月,SEC 出乎意料地批准 ProShares 比特币期货ETF。虽然只能追踪期货价格,但仍被视作行业重大突破:

  1. 正式承认比特币属于可交易资产;
  2. 监管沙盒验证了托管、清算、流动性等一系列操作细节;
  3. 为灰度诉讼提供了最直观的对比标的:为何期货可上市,现货却不行?

期货 ETF 的成交额创下纪录,却难以解决期货溢价、滚动成本高等顽疾。越来越多的资管巨头意识到:只有真正的 比特币现货ETF,才能留住长期资金。


灰度的反击:一场 3:0 的法庭胜利

2021—2022 年,灰度三度向 SEC 申请将旗下 GBTC 转换为 比特币现货ETF 均遭驳回。原因从“不符合上市规则”到“无法防范操纵”密集变化,灰度以此控诉监管机构“双标”。

2023 年 8 月,哥伦比亚特区联邦巡回法院 3:0 判灰度胜诉。判决书痛批 SEC 的决策“反复无常”,强制其重新评估灰度的申请。裁决当日,比特币短线暴涨 7%,市场情绪迅速升温。


贝莱德效应:华尔街“特种兵”空降

2023 年 6 月,全球最大资管公司 贝莱德 递交 iShares Bitcoin Trust 申请,成为转折点。理由很简单:

消息一出,富达、景顺、VanEck、WisdomTree 等 华尔街巨头 跟进提交或更新申请,形成“监管不可能一口气全部否决”的无法回头的趋势。


拉锯与冲刺:2023 的最后 200 天

👉 揭秘贝莱德与 SEC 的最后一次闭门会议真正谈了什么?

北京时间 2024 年 1 月 11 日凌晨,SEC 一次性绿灯 11 支 比特币现货ETF,包含贝莱德 IBIT、富达 FBTC、灰度 GBTC(转换)、景顺 BTCO 等,至此十年拉锯正式落幕。


十年拉锯背后的三大力量

1. 比特币自身的“成长”

市值从 2013 年的 10 亿美元飙升到 2023 年底的 8500 亿美元。体量越大,越无法被忽视。

2. 加密投资机构的持续教育

从 Coinbase 分享审计标准、BitGo 开发多重签名托管,到行业协会推出现货交易数据共享机制,每一次被拒绝都伴随着技术与合规的一次升级。

3. 传统金融机构的利益共赢

华尔街入场,加密行业才第一次真正打通了债券市场、商业银行、家族办公室的海量资金入口,形成“存亡共同体”,让监管不得不重新权衡风险与收益。


市场冲击:首日数据与下一步想象

👉 一文看懂 ETF 通过后,散户、矿工与机构的新玩法


常见问题(FAQ)

Q1:比特币现货ETF和期货ETF到底有什么差别?
A:现货 ETF 直接持有实物比特币,跟踪价格更准确,没有“期货溢价”;期货 ETF 需滚动合约,带来额外成本,长期持有费用更高。

Q2:为什么华尔街十几次申请被拒,这一次却突然成功?
A:过去重点是“保护投资者”;今天行业有了共享式监督体系(SURVEILLANCE-SHARING AGREEMENTS),同时比特币市场规模足够大、流动性足够深,操纵成本显著上升,监管层风险认知方才改变。

Q3:获批后中小投资者如何参与?
A:普通投资者只需一个美股账户即可通过券商买到 ETF 份额,无需额外开通加密货币交易所账号,资金门槛、合规审查、税务申报全部沿用传统股票流程。

Q4:灰度 GBTC 转换成 ETF 后,对持有者有何影响?
A:溢价将迅速收敛到零;手续费可能下调(已获 SEC 同意降至 0.15%);投资者可随时申购赎回,流动性大幅提升。

Q5:未来还有哪些加密资产可能推出现货 ETF?
A:以太坊(ETH)现货 ETF 正在排队审查中;若以太坊最终获批,SOL、BNB 等主流 PoS 资产也可能跟随,但整体取决于底层现货市场成熟度与美国监管立场。


结语:守得云开见月明

从 2013 年的“一纸畅想”到 2024 年的“盛大开闸”,比特币现货ETF 的十年闯关史不仅是一部金融创新闯关片,更是监管、技术与市场三方力量相互磨合、最终取得动态平衡的范本。
未来十年,当 ETF 成为加密货币的主流进出通道,今天被写下的每一句异议和每一次妥协,都将被历史标注为“里程碑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