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霸主比特币ATM会吞掉所有小玩家吗?专访Bitcoin Depot掌门人

·

“我们可能刚把加密ATM的下半场哨声吹响。”
——Bitcoin Depot 创始人 Brandon Mintz

加密ATM正从“街头副业”走向真正的金融基础设施。作为该赛道老大,Bitcoin Depot 手握 6,400 台终端、20% 市场份额,刚完成纳斯达克上市。面对小企业被监管围剿、技术漏洞频发,他们把这轮洗牌归结为“行业整合已就位”。本文梳理 Brandon Mintz 的公开表态与最新行业数据,拆解 加密ATM 这场 并购盛宴 背后的逻辑、政策与潜在机会。


从蹩脚网站到全球第一,只用了十年

2013 年,刚成年的 Mintz 在海淘一个“蹩脚网站”上买入人生第一枚比特币。2016 年,他创立 Bitcoin Depot,并把第一柜机摆进了美国加油站。
七年后的今天,公司已:

“我从不赌价格,我们只搭基础设施。”Mintz 认为,加密ATM的价值锚点不是行情,而是 现金触达加密世界的最后一公里。随着 2023 年 7 月 SPAC 上市成功,账上 现金 + 银行信用额度接近 5,200 万美元品牌红利 + 资金弹药 给了他横扫对手的底气。


行业规模:从 6千台到 4万台,只用了两年

据 Coin ATM Radar 实时统计,全球 加密ATM 总量曾在 2022 年 11 月触及 39,979 台的历史峰值。然而同年 3 月单月关停 3,600+ 台,为行业史上最大下杀。表面上看,总量仍在高位横盘,但背后已是大鱼吃小鱼的暗流涌动。

市场研究机构 Global Information 预测:

到 2030 年, 加密ATM行业 市场空间将从 1.17 亿美元增至 55 亿美元,年复合增速 64.7%

一边是蛋糕疯狂膨胀,一边是合规法条越勒越紧。没有品牌、没有 KYC 科技栈的小型运营商,正遭遇“关门雪崩”。


小公司关停潮:为什么监管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谁最先离场?

违规成本飙升

Mintz 直指命门:“很多项目就是兄弟俩人、一台机器、一个钱包地址。” 一旦遭遇 G20 共同遵循的 FATF “Travel Rule”、或美国 AML/KYC 细则升级,这些团队瞬间 现金流断裂
反过来看,Bitcoin Depot 从始至终组建了 内部合规团队 23 人,每年 Tech + Compliance 预算 > 600 万美元,这让他在监管红海里早早套上了救生衣。


并购节奏:买“合规残骸”而不是“硬件货架”

2019 年,Bitcoin Depot 把德克萨斯州同行 DFW Bitcoin 收入囊中——10 台信息亭、账上负债、零技术人员。
Mintz 这样比喻这次交易:“更像是捡到一个买壳票,迅速移植我们的合规软件。”
类似案例在过去 18 个月累计达 11 起,平均收购价仅为 每台机柜账面价值的 0.35 倍,原因无他:小卖家缺 品牌、牌照、支付通道

👉 比特币ATM下一步:如何用合规壁垒撬动百倍估值


未来三台发动机:拉丁美、游戏钱包与合规 API

Brandon 为下一轮增长写下三点注脚:

  1. 拉美“现金大国”:墨西哥、哥伦比亚、阿根廷等多国银行账户渗透率不足 35%, 加密ATM 直接补位支付。
  2. 游戏内“Ex-Fiat 钱包”:与电竞特许经营权合作,玩家扫码后可直接用现金换链游资产,玩法平移至 6,000 所高校便利店
  3. 合规 API 输出:把“白标 KYC + 链上监控”做成 SaaS,将小运营商严格变为“托管品牌”。

👉 这篇加密ATM出海手册可能让你少踩10个坑


常见问题(FAQ)

Q1:想买一台加密ATM就能赚钱的年代过去了吗?
A:大势已去。单台利润高但合规成本更高。无系统、无品牌的新进者会在 12–18 个月内淘汰。若想入局,建议 OEM 加盟模式,用合规平台替代自建。

Q2:现在的监管红线到底在哪里?
A:美国分州监管 + 联邦两级。重点在 反洗钱法、Gramm-Leach-Bliley 法案隐私条款。对日交易 >3,000 美元的用户强制采集 PII、地址证明、交易目的。

Q3:Bitcoin Depot 会垄断市场吗?
A:理性说,不会。Mintz 坦陈:“最多拿下北美 40% 就够,”区块链的分布式天性决定 小型区域运营商 仍有生存空间,但对手必需接受合规白标合作。

Q4:失业的小公司老板还有没有退出通道?
A:有的。主流买家目前给出 “现金 + 换股”混合方案,锁定 12 个月;若机柜设备较新,回收价大约 400–500 美元/台


结语:整合已启动,剧本是给合规人写的

Brandon Mintz 并不讳言:“现在还没准备好监管系统的人,不如把机器卖给我们。”
的确,对于 加密ATM市场 而言,一切短期变量——币价、交易量、地点租金——都敌不过 法规护城河的宽度。下一轮增长不只是比谁网点多,更是比谁能在 合规、反洗钱、用户信任 的赛道上率先跑通。
当散兵游勇陆续退场,留在牌桌上的,只有 庞大合规预算、品牌认知度与并购子弹 兼具的少数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