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 协议「公平启动」一周内吸金 1.58 亿美元:AI 赛道的又一次范式迁移

·

关键词:AO 协议、AI 计算、公平启动、Arweave、区块链创新、去中心化算力、AI 代币、DeFi 增长

AO 协议爆红:7 天 1.58 亿美元背后的技术与信念

在 Arweave 数据永久存储层之上诞生的 AO 协议,推出后仅用 7 天便吸纳 1.58 亿美元 的跨链质押资产,引发 AI 与加密社区的双重关注。

Arweave 创始人 Sam Williams 在访谈中直言:

“行业在两方面急切寻求突破:一是谁能交付真正的 下一代 AI 算力基础设施,二是谁能把早期红利 公平地交还给社区。AO 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便引发了应用与资本的共振。”

公平启动为何「引爆」AI 赛道?

AO 代币的发行没有 VC 轮、预售份额,也完全没有预挖;100% 代币分配由社区共同铸造。Williams 把这一策略比喻为“重返密码朋克的理想宇宙”:

这种模式把 去中心化精神 与 AI 商业化需求缝合在一起,为持币⽤户提供了 双重叙事:既是算力网络股东,又是 AI 时代的早期建设者。

👉 立即查看:如何一键加入 AO 网络,抢跑下一轮 AI 红利?


对比传统 AI 云服务,AO 的五大技术亮点

  1. 永久存储 + 并行计算
    Arweave 负责大模型与数据层面的一次性“永久冷冻”,AO 则把计算任务切分成微型单元,跨节点并行执行。
  2. 智能合约中直接运行 LLM
    过去受限于虚拟机与链上沙箱,开发者无法部署超过 100 MB 的模型;AO 引入 确定性 WASM Runtime,让合约级别推理成为可能。
  3. 弹性算力市场
    任何人都可以出租自⼰的 GPU,获得 AO 代币奖励;AI 创业公司则能像使用 AWS 一样随用随调,无需签订长期合同。
  4. 透明可审计
    所有计算步骤皆记录在 Arweave 永久账本,用户能够在链上验证推理结果是否被篡改。
  5. 跨链充值
    让用户直接把 ETH、AR、SOL 等资产转入 AO 共识层,免去繁琐跨桥风险。

👉 深入教程:如何在不烧显卡的情况下,把闲置算力接入 AO?


AI 代币普涨:市场进入「景气通道」?

AO 的亮眼开局带动了整条 AI 概念币赛道。6 月 20 日,多家 AI 项目出现强劲日涨幅:

累计市值成交额 双升——总市值升至 309 亿美元,交易量突破 26.8 亿美元,均创 6 月新高。

数据表明:资本市场对「AI 在链上执行」这一命题已经逐渐买单,AO 的成功成为 行业催化剂

FAQ:关于 AO 协议与 AI 生态的 5 个高频疑问

Q1:AO 代币是否会通胀?如何控制供给?
A:AO 总量由网络质押锁仓量与算力需求共同决定,并引入 动态释放曲线。质押越多、NFT 或未解锁越久,释放越慢,天然抑制通胀压力。

Q2:普通用户怎么能赚取收益?除了直接买币还有其他办法?
A:两种路径:
1) 把 AZERO、stETH 等资产跨链进 AO 参与流动性质押,可获质押 利息 + 治理权重
2) 提供 GPU 或 CPU 算力,参与 AI 推理任务,按工作量领取 代币激励

Q3:与 AWS、Azure 相比,AO 的成本优势在哪?
A:去中心化节点无需维持高利润;叠加 社区挖矿竞争,预估同类推理任务费用仅为传统云 30%–50%,且无需预付数月租金。

Q4:AI 模型会不会因为链上执行而变慢?
A:AO 使用 异地并行 + 确定性并行验证,将大部分计算分摊到链下执行节点,最终在链上仅刷写 确定性结果,因此在不牺牲速度的同时保留透明性。

Q5:AO 项目存在什么监管风险?
A:当前核心团队强调 代码开源 + 社区治理,并遵循国际化合规框架;但用户仍需关注所在地监控政策,避免触及 本地数据合规 红线。


延伸思考:「公平启动」会成为下一轮牛市主旋律吗?

AO 的 0 VC、0 预挖策略让 “人人平等” 再次成为行业谈资。相比动辄数亿私募轮、上线即 50 倍 FDV 的旧模式,社区更愿意为真正去中心化、零壁垒的 Launchpad 童话 买单。

因此,“错过错过再错过” 的焦虑并不能代替盡职调研。真正的机会属于能在产品早期阶段辩证评估 价值捕获机制网络效应 深度的人群。


总结:AI × 去中心化正从孤勇走向主流

AO 协议的成功不仅是一次筹资事件,更意味着加密世界对 AI 边缘计算 需求的现实验证。随着 GPU 成本上升、监管趋严,链上 AI 服务化 或将成为下一轮行业的 “基建级” 赛道。

无论你是否持币,作为一个加密原住民,理解如何将 AI 产能与 Tokenomics 结合,是未来一年最重要的思维升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