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去中心化交易所全维度数据复盘:DEX 如何奠定 DeFi 基石?

·

关键词:去中心化交易所、DEX、DeFi、交易量、用户增长、ETH、Uniswap、IDEX、Dai(SAI)、以太坊生态

1. 背景与方法论

2019 年是开放式金融(DeFi)真正启动的一年,链上资产的自由交易需求催生了大量实验级产品。本文聚焦 20 家主流去中心化交易所(以下统称「DEX」),用链上数据重新审视它们在 2019 年的日交易笔数、月度 ETH 交易量、代币多样性及用户画像,从而回答三个问题:谁在流动?谁在交易?谁留下了?

为确保口径一致,本次复盘仅统计对 ETH(含 WETH/ETH Token 等封装形式)的交易量,并剔除 NFT 资产与跨协议套利带来的重复计算。所有数据均通过链上解析工具 Alethio 重新拉取、脱敏后整理。

2. 核心指标纵览

2.1 日交易笔数:IDEX 领跑,Uniswap 弯道超车

👉 一次性看清 2019 DEX 交易突围路线图,你的策略列在其中吗?

2.2 月度 ETH 交易量:稳定币称王,Maker 生态成最大蓄水池

注意:由于部分协议采用「路由+拆分」机制,一笔代币互换可能被记作两次 ETH 交易;此口径既统一又保守,避免了 USD 计价带来的汇率波动噪音。

3. 代币格局:SAI 一骑绝尘

流通多样性方面:EtherDelta “佛系”上线 3190 种代币,虽然成交寥寥,却为长尾项目提供了最早的链上曝光入口。

4. 用户侧写:重轻并用还是孤岛求生?

4.1 日活地址快照

4.2 网络重合度

在将地址聚合并剔除隐私协议 dex.blue 后,我们发现:

👉 点击解锁 2019 「DEX 重叠用户」秘密手册,避开无效拉新环节

5. 总结与启示

2019 年的数据明确显示:

对交易者而言,2019 最大的收获是意识到「DEX 不仅是交易所,更是流动性基础设施」;对开发者而言,这一年的数据则成为 2020「全面 DeFi 爆发」的精准实验田。

6. FAQ:关于 2019 DEX 你可能还想知道的事

Q1:为什么用 ETH 而不是 USD 计价?
A:多数长尾代币缺乏合规锚定的美元价格来源,而链上 ETH-WETH 汇率天然原子化,降低误差。

Q2:EtherDelta 日均仅 200 笔交易,为何仍有 3000+ 代币挂牌?
A:挂牌不等于成交,项目方仅需支付链上 gas 即可完成挂单,成为早期引导曝光的「零门槛」手段。

Q3:Uniswap AMM 池子是不是被大户薅羊毛?
A:2019 年流动性尚浅,单笔 100 ETH 兑换的滑点就可达 8–10%;但正因该缺陷,反向激励了 LP 把围绕稳定币的小额池做大,为 2020 的「套利即挖矿」留下演练空间。

Q4:如何衡量真正的「真实用户」而非地址?
A:当年链上身份追踪技术尚未成熟,只能以地址为单位。若撇除合约、做市机器人,保守估计真实用户≈活跃地址数 × 0.4–0.5。

Q5:如果我错过了 2019 年的早期红利,2025 年还能学点什么?
A:关注聚合路由与合规入口,下一轮增量大概率来自「法币-稳定币-DEX」的一站式体验。

Q6:是否应该把全部资产搬进 DEX?
A:流动性割裂及极端行情下的 LINK/ETH 闪电暴跌实例(2019.07)已证明,仍需风控+保险+多平台分散。牢记:去中心化 ≠ 无风险化。


回顾 2019,DEX 从小众试验场变成 DeFi 都心之桥;展望 2025,流动性、合规与多链互操作或将成为下一轮竞速赛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