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资金大举涌入加密市场,短线做空BTC遭遇撤退潮

·

仅一周,机构就狂扫 27 亿美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做空 比特币 的产品却被赎回近 300 万美元——市场信心的风向已经显而易见。

资金潮流向何处?美国独占鳌头

机构投资者选择去哪儿?答案一目了然:流动性更充裕、监管更清晰的 美国。短线避险资金则正对非美市场按下“暂停键”。

比特币依旧吸金王,以太坊不甘示弱

BTC:霸榜 11 周

ETH:机构“第二仓位”

其他赛道种子选手

👉 想趁热布局主流、山寨全线行情?现在正是观察链上数据与机构动向的最佳时机。

空头败退:做空比特币资金持续流出

做空比特币产品当周赎回 290 万美元,全年累计 1200 万美元——这并非数字游戏,而是散户与机构对上行的“集体投票”。

短 BTC 资金萎缩信号强烈:机构不再押注下跌,而选择在回调中加仓;这与2022–2023 年恐慌式加仓空单有明显区别,市场净值化、ETF 化的成熟路径为信心提供底层支撑。

资产规模动向:全球 1840 亿美元新基准

AUM(管理资产)升至 1840 亿美元,刷新历史高位。三组关键数据告诉你为何市场并非“空中楼阁”:

  1. ETF 渗透率达到 35%:传统资管资金通过合规渠道进场,避免直接持有私钥与技术壁垒。
  2. 衍生品未平仓量同步增长 42%:空头撤退后,裸多持仓虽增加,但多以期权对冲为主,杠杆更为理性。
  3. 链上巨鲸迁徙:30,000–100,000枚比特币地址活跃度较年初上升 27%,印证了“老钱”与“机构”双向合力。

👉 关注链上行为与资金流的实时组合,帮你找到下一轮起爆点。

市场价格会“一飞冲天”吗?机构还剩多少弹药?

在理解减半后矿工抛压、ETF申购阈值、美股波动率的双重挤压前,先回答三个高频问题:

Q1:1800 亿美元的 AUM 会不会带来泡沫?

A: 相较于黄金市场约 14 万亿美元规模,加密投资产品尚处早期渗透阶段。机构若将 1%–2% 配置向加密转移,新增潜在资金或达千亿美元级别,泡沫与否取决于政策与流动性共振节奏。

Q2:短比特币产品持续赎回,是否预示“逼空行情”?

A: 当前空头仓位占现货比例不足 1.3%,传统逼空的杠杆火药并不充裕。更大的逻辑在于“被动减仓”:多头资金溢价买入 ETF,做空基金被赎回导致被动平仓,从而助推温和上涨。

Q3:美国监管若生变,资金会不会瞬间外流?

A: 观察当前资金结构,美国机构对合规预期极度敏感;若出现负面指引,短期或对价格造成 15%–25% 回撤。但在澳洲、瑞士、中东等已建立 ETF 或现货托管框架的地区,存在缓冲效应,降低了“一票否决”风险。


关于本文

本文基于公开市场数据与主流机构周报,信息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加密资产价格波动大,投资者请务必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必要时咨询持牌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