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 100 发子弹,是一次连续快速打出去,还是一颗颗小心瞄准?」57 岁的王军用实际行动给出答案:全速扫射,先命中 10 个示范场景,再集中火力深挖狙击点。这套打法不仅让 蔚宇电气 的 充电桩 两年出口 50 国,也让他在 上市 同一天再启 创业 征程。
核心技术“借船出海”——从工业电到充电桩
王军是老牌的 工业电源 专家,创办的 英杰电气 已深耕三十余载。
2016 年,他看到 新能源汽车 销量曲线陡增,立刻把积累的功率控制、高频转换等核心技术嫁接到 充电桩 赛道,成立子公司蔚宇电气。
关键词:工业电源、核心技术、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 技术优势迁移:原本为光刻机、光伏逆变器研发的精密开关电源,天然适配 800V 高压快充需求。
- 成本优势:自制电源模块占整机成本 40%,较行业平均降低 15 个百分点。
董事长算不清的“成长账”
管理层问王军:充电桩竞争惨烈、玩家众多,胜算几何?他只留下一句话:
“董事长只负责瞄准 大趋势,具体难度各位边打边学。”
结果 2021 年英杰电气财报显示,来自充电桩的新增订单暴增至 0.7 亿,同比 +553%。数字证明,方向 对了,速度 比 精细预算 更重要。
一体化功率控制器:600→200 接点的减法创新
传统桩需 600 个接线点,运维复杂,蔚宇创造性地把核心单元打包成一块 一体化功率控制器,降至仅 200 接点。
- 组装效率 ↑20%
- 售后运维时间 ↓45%
- 获 PCT 德国专利:内地桩企首例
国内“有作为”:从西南高速到国企大单
蔚宇先咬四川高速 100 + 服务区,再牵手某车企巨头布局换电站。
华东、华南太卷?直接 不碰。“Z 字战略”清晰:先西北、再西南,最后穿中原。
出海“不冒进”:欧洲铁军的第一台 100 台
2020 年上线阿里巴巴国际站,花了 100 多万元买 坑位+置顶 做 风险投资。
第一单:德国 100 台——数量小、要求高、认证烦。王军亲自蹲守产线:“别把德国人当客户,把他们当导师。”
结果:一年后追加订单 10,000 + 台,并带动法国、英国客户涌来。
王军把校友经验总结成一句话:
“先打 100 发子弹,命中关键 10 个国家,再深耕局部。”
FAQ:出海初期踩过的坑
Q1:德国 100 台这么苛刻,为何坚持?
A:拿下汽车工业腹地,就等于拿到 “全球通行证”。
Q2:出海最怕认证失效?
A:将所有测试数据做成 模块化档案,后续国家只替换少量差异件,两周即可完成新版本认证。
Q3:如何平衡定制化与成本?
A:大功率电源平台通用,只替换接口、枪线、软件,单台变动成本控制在 3% 以内。
Q4:物流滞港怎么办?
A:与中欧班列签协议,成都—慕尼黑 13 天直达,空陆铁联运方案齐全。
UL 认证:美国市场的金钥匙
2021 年,蔚宇拿下 美国 UL 认证,成为中国大陆充电桩 UL 第一证。
- 测试周期:18 个月
- 送样次数:6 轮
- 文档页数:上千页
王军说,“门槛越高,护城河越深”,这一步值回所有研发投入。
拥抱职业化经理:第三个独立
王军中欧 EMBA 毕业后,把蔚宇定位为“财务、市场、人员三独立”的 创新特区。
“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才能把船开得更远。”
目前蔚宇 40% 以上骨干来自华为、艾默生,人均产值提升 1.8 倍。
创业心法:行动要快,但节奏要稳
- 心态:“我把 60 岁前的每一分钟都当最后冲刺。”
- 节奏:“面对储能充电的大周期,我们要像跑马拉松,绝不短跑猝死。”
- 底线:“零瑕疵交付,再小的国家、再小的客户都同等对待。”
小故事:多米尼加的橙色热带风暴
多米尼加客户要求外壳改为 高饱和橙色,同时散热不降反升。
- 48 小时内出 3D 打样
- 72 小时完成温升实验报告
- 3 周批量交付 500 台
正是对 定制化需求 的极速响应,让蔚宇在 35℃ 的热带国家拿下 复制性订单。
下一站:全球化小巨人的下一站
- 目标:2026 年全球装机量破 100 万根
- 技术路径:800V 液冷超充、V2G 双向储能 一站并网
- 商业打法:把德国样板间复制十遍,冲击 中东沙漠快充带
写在最后的 100 发子弹
创业的尽头不是生意大小,而是把 中国制造 刻进心脏。王军的终点语轻描淡写:“我只是个喜欢折腾的工程师。”
但正是这份折腾,把 57 岁的上市钟声,再次奏成 60 岁的 创业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