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加密货币市场进入深度熊市,2023年迈阿密比特币大会的火热程度大幅降温——现场观众总量较去年腰斩,比特币价格也一路滑落至 26,792 美元。然而,在一片低沉的氛围中,MicroStrategy 联合创始人 Michael Saylor 却为 Ordinals 协议与 NFT 点燃了一束新火种,让社区重新关注比特币网络的潜在应用边界。
参会人数“腰斩”,熊市缩影肉眼可见
据记者现场估算,今年实际入场人数约为 18,000 人,与去年逼近 3.5 万的盛况相比,几乎打了对折。门票价虽从动辄 2 万美元的高阶“巨鲸通证”降到 11,000 美元,却依旧难挡参会热情骤降。
背后主因显而易见:
- 比特币价格从去年的 45,000 美元区间一路下探,市场信心趋冷。
- 全球加息与通胀挤压普通投资者的现金流。
- 企业赞助预算收紧,导致现场展位与周边活动大幅缩水。
资深参与者 Andre Hicks 坦言:“熊市让人厌倦,但真正理解比特币的人会珍惜这段能用时间与认知换取未来红利的低谷期。”
门票定价:千元门槛仍不亲民
即便大会官方将普通门票降至 999 美元(两日通行证),行业通票升至 1,499 美元(含三天议程与社交时段),普通人的权衡仍然偏向“线上看回放”。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端“鲸鱼区”:价格减半却依旧乏人问津,折射高净值用户同样对市场短期回报持保守立场。
Michael Saylor:企业在比特币链上做“链上证章”会更安全
作为大会人气最高的压轴嘉宾之一,Michael Saylor 在专访中抛出一个新视角——把比特币视为不可篡改的全球 时间戳服务器,将电子签名、版权注册、数字证书等“老应用”搬到比特币网络,用 Ordinals 的方式永久上链。
他给出的使用场景举例:
- 电子签署:相较 DocuSign 的集中式数据库,用比特币网络为文件打 哈希指纹,抗审查又抗篡改。
- 资产溯源:为高价值物品配发链上护照,杜绝伪造和重复质押。
- NFT 扩容:利用 Ordinals 为艺术品做限量编号,真正实现数字稀缺性。
Saylor 观点鲜明:“争议越大,越证明这条赛道重要;社区应坚持‘批判但不审查’。” 他透露,MicroStrategy 内部已启动 PoC(概念验证),尝试为商业文档生成链上指纹,未来或将公开接口。
Ordinals 与 BRC-20:是垃圾数据还是创新温床?
自 2023 年 1 月 Ordinals 协议上线以来,比特币链上瞬间涌入大量铭文数据,链上手续费飙涨。矿工收益确实短时抬升,却也引发“是否污染主链”的激辩。
支持方:
- 借助 Taproot 更新,实现了 原生 NFT 与 去中心化铸造,无需离开比特币生态即可玩出花样。
- 激活了沉寂的开发者讨论,让 比特币开发重回聚光灯。
反对方:
- 区块拥堵导致普通转账手续费飙升,削弱比特币的支付属性。
- 多数 BRC-20 代币 缺乏实质用例,“短暂热潮后或只剩泡沫”。
耐人寻味的是,这场技术伦理之争反而让更多非币圈企业开始思考:“如果我也能在最安全的链上留下永久记录,会带来怎样的商业模式?”
熊市冷思考:如何用时间换未来筹码
参会者普遍认同:市场周期仍在“去杠杆”阶段,比 2018 年更凶险,也比 2020 年更温和。一方面,比特币哈希率屡创新高,“矿工投降”并未大面积出现;另一方面,机构仍在悄悄增持现货,把比特币 ETF 作为下一次牛市的最大潜在引爆点。
资深矿工 Cathy R. 分享一线数据:“六月底难度调整前,大型矿场电价已低于 0.05 美元/度,熊市挖矿成为唯一还能正向现金流的操作。”
常见问题 (FAQ)
Q1:Ordinals 会像以太坊 NFT 一样把比特币矿工费抬高吗?
A:短期内,铭文数据确实大幅推高平均手续费,但若下一阶段 闪电网络 与侧链通道(如 RGB、Taro)同步演进,大量小额 NFT 铸造将迁移至二层,缓解主链压力。
Q2:MicroStrategy 会不会发布面向企业的 NFT/SBT 解决方案?
A:根据 Michael Saylor 的公开表态,他们正重点关注“数字签名”与“电子证书”场景,首阶段是企业内部 PoC,后续不排除推出 SaaS 级产品,但目前没有时间表。
Q3:比特币跌这么多,现在入场还来得及吗?
A:短期价格波动无法预测,然而从链上数据看:<1 年 流通量占比显著下降,长持地址 持续攀升,知名机构也在分批建仓。如果你是长期“囤币党”,熊市反而是更低的介入窗口。
Q4:如何在不持有现货的情况下布局比特币生态?
A:策略多元——可选 挖矿托管、参与闪电网络节点、买入比特币矿机股份,或适当配置与比特币挂钩的合规 金融衍生品,分散风险同时获取 Beta 收益。
Q5:除了 Ordinals,比特币还有新的叙事吗?
A:除去 去中心化稳定币(如 Taro)、零知识 Rollup 试验(ZK-STARK 实现) 这两条备受讨论的技术路径,社区也把 Taproot Assets 视为下一个可能接棒的风口。
风险提醒:加密货币价格剧烈波动,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独立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