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MicroStrategy 到 Strategy:比特币国债龙头华丽转身

·

站在第四季财报关口,Strategy 更新品牌名和橙色 “B” 形 Logo,全力拥抱比特币资产战略

市值曾经与软件挂钩,如今却与比特币价格高度共振——这一次,MicroStrategy 彻底把公司命运写进品牌里。

一次“减法”式更名:只为聚焦比特币战略

2 月 5 日,MicroStrategy 正式宣布将公司名称与证券代码双双改为 “Strategy”。更名背后只有四个字:聚焦比特币。

为什么现在改名?

时间节点选得精准

  1. 上周比特币刚刚站稳 10 万美元心理大关,市场情绪炽热。
  2. 本周即将发布 Q4 财报,投资者焦点已从“软件收入”转向“持仓收益率”。
  3. 过去 12 个月里,Strategy 的股价与比特币 30 日滚动相关系数高达 0.89——公司实质上已被市场视为 ETF 替代品。

👉 想第一时间追踪 Strategy 财报后的点位机会?点击查看市场多空实时信号。


持仓火箭:471,107 BTC 如何炼成?

截至 2025 年 2 月,Strategy 累计买入 471,107 枚 BTC,均价约 63,000 美元,总成本逼近 297 亿美元,账面浮盈已超 150 亿美元。其融资路径也形成教科书级别的“比特币国债”模型:

  1. 可转债——以近乎零票息向债券投资者借钱,债券到期时可用股票或现金结算。
  2. 优先股+ATM——通过小额多次增发稀释股本,把市场波动转化为吸筹燃料。
  3. 抵押现有比特币——在贷款市场抵押 BTC,换取美元继续加杠杆买入更多 BTC。

当策略循环不断,持有者获得三倍杠杆:

这意味着无论暴涨还是暴跌,Strategy 的波动率都被成倍放大,成为机构投资者对冲或套利的关键工具。

“名字里藏着未来”——Saylor 的圣埃克苏佩里哲学

执行主席 Michael Saylor 在内部信里引用《小王子》作者的名言:

“完美并非无可增添,而是无可删减。”
在这句诗意的引用背后,是他对品牌与战略的再定义

而 AI 的布局也同步浮出水面,未来 12 个月 Strategy 将在两大方向加速:

  1. AI 财务引擎:用机器学习自动选择发债窗口、期权对冲模型,进一步降低加权平均资金成本(WACC)。
  2. AI 倾斜持仓:利用链上数据分析市场情绪,自动化波段再平衡,确保买入低点、高抛低吸。

换标后的资本市场“表情”

分析师普遍认为,这与 Micro—哦不,Strategy 的品牌重塑带来的信息对称有关——名字里直接告诉你“我们是策略化的比特币敞口”,减少了沟通与教育的成本。


FAQ:投资者对 Strategy 更名的 5 个高频疑问

Q1:证券代码会变吗?
A:是的,纳斯达克代码即将从 MSTR 改为 STRA,具体切换日期待交易所公告。自动映射将适用于所有券商账户。

Q2:软件业务怎么办?
A:BI 软件仍为核心运营实体,提供现金流和税盾;但在市值占比已低于 8%,未来或考虑分拆以实现估值 Pure-play。

Q3:为何不大刀阔斧砍掉软件?
A:稳定现金流是对可转债投资者的“增信”,也是后续低成本融资的安全垫。

Q4:比特币若暴跌,公司会被强平吗?
A:Strategy 的杠杆主要来源可转债与抵押借贷。可转债无强制平仓条款,抵押率通常低于 50%,且预留足够追加保证金空间。

Q5:普通人适合买 Strategy 还是直接买 BTC?
A:取决于你对波动率和杠杆的承受度:


小结:名字只是一种宣言,“橙色信仰”才是底色

当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把比特币当作资产负债表选项,Strategy 干脆把公司改造成 “活体 ETF”,并把这家 ETF 的名字就叫 Strategy。无论比特币走向 20 万还是回落 5 万,这家顶着橙色 “B” Logo 的企业已经用品牌语言告诉世界:
“我们的战略,只有比特币。”

👉 跟紧全球首家比特币国债公司,订阅策略更新不掉队。